
索引号: | 11371200004356717L/2020-00757 | 公开方式: | 主动公开 |
发布机构: | 管委会办公室 | 组配分类: | 工作进展 |
文件编号: | 成文日期: | 2020-07-04 |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养蜂人大都是50岁以上的人,行走山野,远离尘世,和时尚不搭边。但见到张纪文,知道他才40岁,却已有25年的养蜂经历,算得上一个有经验的“老人”了,更重要的他是一个追逐市场潮流的养蜂人,也因此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追花逐蜜钻研技术
6月24日,记者在莱芜高新区鹏泉街道东龙崮村北的山脚下见到张纪文的时候,他正在移虫,就是把一个个小米粒大的工蜂幼虫从密密麻麻的蜂巢中取出,移植到人工王台里。这绝对是个耐心细致的活,张纪文却干得干净利索麻利快,这得益于他多年的养蜂经验。
张纪文的父亲和大伯都养蜂,耳濡目染,他也喜欢上了这个“甜蜜”的事业。1995年,年仅16岁的他踏上了养蜂之路。
养蜂技术革新很快,但老人还是老一套,张纪文决定跟随南方的养蜂人学习。开始的几年,每年都需要随着南方人大转地,浙江、江苏、江西……哪里有蜜源,就去哪里,一呆就是大半年,追花逐蜜,学习技术。从蜂箱的改革,到如何培育蜂王、生产蜂王浆等,经过四五年的学习实践,他技术熟练了,便回到老家。
2013年,他从华山林场搬到东龙崮村,除了采枣花蜜需要转地去附近的莱芜区口镇大冶村,他常年在这里,既能保证蜜源,也避免了奔波之苦。目前,他共养了130箱蜂,产品有槐花蜜、枣花蜜、荆花蜜,每年产蜂蜜5-7吨,蜂王浆800-1000斤,蜂巢蜜3000-5000盒。
追逐潮流搞活营销
“电商直播节培训,怎么报名?”6月3日,得知济南举办电商直播节,张纪文问记者。
不同于一般的养蜂人,张纪文很赶时尚。农产品交易会、年货节……各种节会他经常参加,不失时机地宣传自己的蜂产品和品牌。
随着实体店越来越难干,张纪文在快手、魔筷星选、拼多多等平台开设了自己的网店。现在网上销量能占到总销量的一半,而网店运营、快递打包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忙活。
他还借鉴家庭农场的做法,搞蜂箱认领。一箱蜂由客户按每年3000元的价格认领,平时张纪文管理,收蜜时由认养的客户来收获,对客户来说既是生活体验,也能吃到好蜜。
今年春节以来,电商直播火起来了,张纪文也及时跟上潮流。他在快手等平台开通了视频,不时发送自己的养蜂视频,并开通了直播卖货,收获了不少粉丝和客户。
正在蜂场移虫的闫伟斌是从辽宁抚顺来的。他看了张纪文发布的视频和招聘徒弟的信息,认为他人实在、技术好,便不远千里来拜师,目前已学习了一个多月,在这里他需要待一年,学习四季养蜂技术。
这些年来,张纪文共带了四五十个徒弟。他的徒弟独自养蜂后,都收入不错,有的年收入能达到二十万元。
追逐品牌成就价值
同样是蜂蜜,质量有高有低,外行人一般看不出来,买到质量差的蜜也不稀奇。
张纪文很重视产品质量,他的蜂产品纯天然、无添加。“我的蜂蜜是蜜蜂加工成熟的蜂蜜,一般需要经过7-15天才能成熟。而市场上有很多水蜜,就是未成熟的蜂蜜,产量高,但品质较差,保存期不长。”张纪文说,更不用说有的还添加其它物质。这也是他的蜂蜜价格相对较高的原因。
在张纪文所在的东龙崮村周边,有不少养蜂户,但基本都没有自己的品牌,只能自己零卖,或者卖给大的加工户,价格也打了折扣。张纪文比较早地意识到品牌的价值,2013年,他成立了嬴牟华山蜂业有限公司,注册了“嬴牟华山”品牌,在济南、上海等城市开设了专卖店,并通过不同渠道宣传自己的产品,现在“嬴牟华山”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品牌。
单打独斗形不成合力。2016年,张纪文牵头成立了“嬴牟华山养蜂专业合作社”,目前,发展社员90多个,每年10月份他都开一次社员大会,社员们相互学习技术,帮助销售蜂产品,成为当地一支重要的养蜂群体。莱芜区方下镇的王京国,刚入社时把蜂快养没了,跟着张纪文学习技术后,很快发展壮大,去年发展到40多箱,收入也比较可观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